有機玻璃的絲印,是有機玻璃制品的二次機工(或稱再加工)中的一種。所謂二次加工就是在有機玻璃制品注射成型后,再進行一次表面裝飾性的處理,比如:有機玻璃電鍍、有機玻璃噴涂、有機玻璃燙印、有機玻璃絲印等。
有機玻璃制品所以要進行二次加工,主要是由有機玻璃本身的性能決定的,如它的染色性比較單一,而且顏色的耐曬性也差。為了彌補這些缺點,改善有機玻璃制品的外觀裝飾,就需要進行二次加工。
有機玻璃制品的種類繁多,但就絲印方法來說,片材及平面體用平面絲印法;可展開成平面的弧面體用曲面絲印法;異形制品則用間接絲印法。
有機玻璃制品固樹脂、添加劑及成型方法的不同,其表面性能的差別很大,尤其是表面的平滑性、極性及靜電等問題,成為有機玻璃絲印產生故障的根源。
在絲網印刷過程中,隨著刮印和洗版次數的增多,網版的感光膠層逐漸變薄,當達到一定印刷數量后,所印出的印刷品在效果上就會與新版有較大的區(qū)別。因此生產中要勤檢查樣張,及時更換網版。
印刷布紋效果時,網版自身的清潔能力比印實填的圖文要差。在印刷實填的圖文時,紙粉在印刷幾張后可能就會自行掉落,不需要頻繁洗版。但在印刷布紋效果時,印刷幾千張后紙粉可能依然附著于網版上,對產品質量影響很大。如果紙張表面紙毛、紙粉較多,印刷
有機玻璃工藝品時操作人員將會疲于應付,顧此失彼。因此,在裁切紙張時應盡量避免紙毛、紙粉的產生,與絲網印刷工序配套的膠印工序應該采用不噴粉的UV膠印工藝。
對于使用磨砂類油墨印刷的布紋產品,燙印、上光等工序應安排在膠印工序之后、網印工序之前,避免網印后出現(xiàn)燙印不上、上光不平等現(xiàn)象。